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
大河健康报

大河健康报登报电话

水肿、尿液异常 元凶或是狼疮性肾炎

浏览 19次 发布时间 2024/01/17

 □河南信合医院肾病学科左汝成

 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,会导致肾小球受损,进而影响肾脏功能。狼疮性肾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重大影响。本文将介绍狼疮性肾炎的相关知识,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。

  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

  免疫系统异常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密切相关。患者的免疫系统出现失调,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,导致肾小球受损。

  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狼疮性肾炎中,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,然后沉积在肾小球的基底膜上,引发炎症反应和肾小球损伤。

  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释放在肾小球损伤过程中,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起着重要作用。这些细胞因子会引发炎症反应,并导致肾小球的进一步受损。

  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

  尿液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尿蛋白、血尿、管型尿等尿液异常。尿蛋白是最常见的表现,严重时可导致肾病综合征。

  高血压由于肾小球受损,肾脏调节体液平衡的功能减弱,进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。

  水肿水肿是狼疮性肾炎的常见症状,主要由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下降,导致水分潴留在身体组织中。

  肾功能不全随着狼疮性肾炎的进展,肾脏功能会逐渐受损,患者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、尿素氮增加等肾功能不全的表现。

  狼疮性肾炎防治

  诊断狼疮性肾炎通常需要综合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和肾组织活检等多方面的信息。常用的诊断指标包括抗核抗体(ANA)、抗双链DNA抗体(anti-dsDNA)等。

  一旦确诊狼疮性肾炎,应积极进行干预。治疗目标是减轻炎症反应、保护肾脏功能,并控制患者的症状。同时,也需要注意处理肾脏外的其他系统受累。

  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主要药物,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、硫唑嘌呤等。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动,减轻炎症反应,并保护肾脏功能。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,还可进行对症治疗。例如,使用利尿剂来控制水肿,降压药物来控制高血压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狼疮性肾炎患者需要适当休息和饮食调节,避免过度劳累和摄入过多的盐分。此外,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也对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。

  需要提醒的是,狼疮性肾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,无法完全预防。但注意避免诱发因素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,避免暴露于紫外线,定期检查身体状况,有助于减少狼疮性肾炎的发生。